
發布時間:2023-02-23
相比平屋面,坡屋面的結構特點更有利于防雨防水。但是由于材料和施工問題,坡屋面的滲漏問題屢見不鮮。
坡屋面滲漏現象分析
強降雨天氣、下雨的方向同屋面成一定角度時,雨水就會進入屋面瓦下卷材內部,通過觀察發現,雨水是通過水泥砂漿結合層、保護層、存在漏點的防水層、水泥砂漿找平層及密實度不理想的混凝土結構層滲入室內,從而形成屋面滲漏。
1、滲漏部位主要分布情況
① 坡屋面上的瓦片由于破損、老化或移位,產生屋面滲漏水;
②斜溝或檐溝下方出現滲漏水或潮濕現象;
③出屋面煙道、山墻交接處和檐溝防水層開裂滲漏。
④反坎梁處積水滲漏。
2、滲漏原因
材料原因:
常見現澆坡屋面構造層次較多,各層之間均為不同的結合層來粘結,而起到防水作用的材料主要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層、防水層及屋面瓦。
① 由于受到水泥與水產生水化熱、混凝土干縮、溫度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層容易出現裂縫,隨著這些因素的長期影響,裂縫持續擴張,當裂縫寬度達到或超過0.2mm且是貫穿性裂縫時,一旦接觸雨水,產生一定水壓力時,就會產生滲漏水。
②柔性防水層密實粘結的方式附著于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基層上,由于找平基層很薄、易于受溫度變化等因素產生基層貫穿性裂縫對防水層造成裂縫反射損傷,防水層破損處產生滲漏水。
③防水材料的使用。當屋面坡度較大時,使用防水卷材施工不方便,節點細部采用卷材防水塊材較小、搭接面多,無法保證粘貼質量。
④屋面瓦塊體鋪設的接縫太多,施工中不能保證瓦層的整體性,尤其在暴風雨時易倒嗆水,引起滲漏。
施工原因:
①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當,坍落度過小,影響施工操作,混凝土不易振實,造成屋面滲漏;坍落度過大,混凝土內部多余水分蒸發后會形成微小空隙,容易連通形成毛細孔隙,成為雨水滲入的通道。
②防水層施工不到位。防水卷材搭接長度不當,形成防水結點缺陷,造成滲水。
③屋面瓦施工不到位。屋面瓦上下接縫搭接尺寸不足,造成屋面雨水滲入基層;貼瓦砂漿未擠滿瓦縫,砂漿和板面基層結合不密實,使瓦出現空鼓現象,水氣通過這些空隙滲入板內,形成滲漏。
④ 細部結點處理不當。坡屋面往往形式較復雜、交接面多、節點多,這些部位鋼筋綁扎及混凝土振搗都較困難,屬于應力集中區。還有一些屋面會配有排風道、下水管、天溝等附加設施,施工時處理不好很容易引起滲漏。
坡屋面防水做法
1、坡屋面防水設計
① 坡屋面工程宜選用固定牢固、抗風揭措施可靠的塊瓦屋面,其中塊瓦屋面的適用坡度不應小于30%(17°),檐口應有阻擋措施和對瓦的固定措施;
② 坡屋面防水一般為“瓦+防水層”或“瓦+防水墊層”,防水層不宜選用熱敏感性高的防水材料,選用卷材時除應與基層粘結時,還應采取機械固定;
③ 塊瓦屋面的瓦頭挑出封檐的長度宜為50mm~70mm;
④ 脊瓦與坡瓦面之間的縫隙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找平壓實,脊瓦下端距坡屋面的高度不宜超過80mm,脊瓦在兩坡瓦面上的搭接寬度,兩邊不應小于40mm;
⑤ 平瓦屋面的泛水,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分次抹成,煙囪與屋面的交接處在迎水面應抹出分水線,并應高出兩側各30mm,塊瓦伸入天溝的尺寸為50mm~70mm。
2、其他層次設計
① 坡屋面鋼筋混凝土板宜采取原漿壓光工藝或加漿隨澆隨抹壓光工藝找平,后作水泥砂漿找平層時,應采用M15摻抗裂纖維水泥砂漿找平壓實,養護硬化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② 瓦屋面的持釘層以及鋪設防水層、防水墊層的基層應平整、干凈、干燥;
③ 保溫層應選用低吸收率的保溫材料,并設置在防水層上面,塊體保溫材料應與防水層或基層粘結牢固;
④ 臥瓦屋面保溫層上的保護層應選用細石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0mm,強度等級不低于C25;
⑤ 掛瓦屋面的順水條宜采用摻抗裂纖維聚合物水泥砂漿,掛瓦屋面的掛瓦條可采用30mmx25mm木條或者30mmx4mm角鋼,間距根據瓦片長度決定。
3、坡屋面涂料防水層施工
①基層應平整、干凈、潮濕無明水。
②多組分防水涂料應按規定配比、計量準確、機械攪拌至均勻,不得有沉淀、分層現象。
③防水涂料應多遍薄涂,每遍涂覆后應待涂料完全成膜后才可繼續施工。防水涂料可根據使用操作要求的厚度涂覆。
④涂料涂刷時,涂層不應流掛、不堆積、不露底,厚度均勻。厚涂時應采用專用控制厚度的刮板刮抹。防水涂料施工應具備通風揮發條件。涂層厚度應按用量控制,干燥成膜后應現場取樣測量,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注:防水涂料可選用“2.0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I型)+50g無紡布”或“2.0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內襯耐堿玻纖網格布”。
電話:0371-63769998
郵箱:1164368110@qq.com
生產基地地址:駐馬店市平輿縣創業大
道與朝陽路交叉口藍翎環科工業園
營銷中心地址:鄭州市管城區商鼎路與
農業南路交叉口東方陸港C座8樓
公眾號二維碼